儿童历史故事经典(合集6篇)

更新时间:2023-05-15 来源:历史故事 点击:

【www.pangufuhuaqi.com--历史故事】

童故事是儿童成长的必备,儿童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文化价值观,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历史故事经典(合集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历史故事经典篇1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三国时东吴的吕蒙,原本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鲁肃觉得很惊异。吕蒙解释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意思是说,他短时间内通过努力,进步很快。

儿童历史故事经典篇2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之交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即出自于此,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伯牙有一次观海,只见海波涌动,巨浪奔腾,轰隆隆如雷鸣;海面上各种海鸟随波翻飞,鸟叫声清晰入耳,清脆脆如鸣金;这种浑重与清脆互相融合,却谁也掩盖不了谁,形成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出随身携带的琴弹奏起来,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

但是曲高和寡,没有人能听懂他的音乐,这让伯牙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

某天,伯牙又在海边弹琴,当弹到赞美高山的曲调时,突然听到有人叹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弹到表现惊涛骇浪时,那个人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你完全听懂了我的琴意、琴音,真是知音啊!

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就把琴摔了,并且以后再也不弹了,因为知音没了,继续弹琴有什么意思?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我们给孩子讲这个故事,是告诉他:我们一生中一定要交一个知心朋友,这样的朋友不在多,而是能互相欣赏、互相理解。

有了一个这样的朋友,你的孩子一生都将不再孤独。

儿童历史故事经典篇3

关于承诺:一诺千金

西汉初年,有一个人叫季布,曾是项羽的得力干将。为人十分讲信用。只要是他答应的事,无论有多困难,他一定想尽办法做到。所以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当上了皇帝,开始搜捕季布,并下令“谁将季布送到官府,赏黄金千两。”然而,布告发出后,无一人回应。人们都不愿出卖季布。

这时,有个姓周的人得到消息后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赏季布的信义,便尽力保护季布。此外,他还专程跑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

由于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十分亲近,并立下不少功劳,又欣赏季布的信义,于是决定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后来,刘邦任命他做了河东太守。

启迪:信用是无形的财富。我们必须告诉孩子,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了就要做到,不然就是失信之人。

儿童历史故事经典篇4

负荆请罪将相和: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期,赵国弱而秦国强。当时赵国有个蔺相如,凭着超人的智慧、勇气与口才,谱写了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的两大壮举,被封为上卿,比赵国最有名的将军廉颇的官位还要高。

这下廉颇可老大的不乐意了,他觉得自己为国家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应该为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居然官居自己之上。既然不服气,心直口快的廉颇公开扬言说:“我见了蔺相如,定要羞辱他。”当蔺相如听到廉颇的图谋后,只是轻轻一笑,并尽量避免与廉颇见面。即使是上朝,也与之错开。

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打道回府。

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

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这件事后,纷纷提出要辞职,为什么呢?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我们给孩子讲这个故事,是告诉他:有错就改,不要为了虚名而置大局于不顾。真正的朋友,是要让对方成长,让对方变得更有价值。另外,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沟通方式非常重要。

如果蔺相如一开始就跟廉颇说自己是为了大局在容忍你,廉颇听了反而会认为蔺相如虚假,更不相信。只有你在付出一定行动后,再借助别人的口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对方才更愿意接受。

儿童历史故事经典篇5

关于求学:程门立雪

宋朝有一个人叫杨时,从青少年时起就非常用功读书。后来他虽中进士,却不愿做官,于是便继续拜师求学。

当时,程颢、程颐两兄弟做学问名气颇大,杨时便拜程颢为师。后来,程颢去世,他又拜程颐为师。尽管这时他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仍是谦恭。

有一天,吃罢午饭后,杨时为了请教一个问题,便约同学游酢一起去找程颐。到老师住所后,发现他正在午睡,杨时不愿打扰,于是便在门外安静等着。

这时,天上突然飘起大雪。他和同学冻得浑身发抖,却仍不愿敲门。过了好久,程颐醒了,打开门才发现门外积雪已一尺多深,而杨时、游酢却在门外雪地里等了很久。

启迪: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尊师重教是做学生的美好品德。学习不仅要虚心向老师求教,更要刻苦钻研。

儿童历史故事经典篇6

关于孝顺: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吴国有个人叫陆绩。他的父亲陆康,曾在庐江当过太守,与大将军袁术交情很好。

在陆绩6岁那年,有一次父亲带他去袁术家作客。宴席上,他对袁术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让袁术十分惊叹。于是,袁术破例给他赐座,还奖赏他一盘橘子。那橘子味道极美,陆绩很爱吃,还趁人不注意偷偷拿了3个藏在怀里。

然而,宴席结束后,在他向袁术拜别时,不料怀中的橘子突然滚落在地。对此袁术顿感诧异,大笑说:“你没吃够啊?还拿3个?”陆绩淡定地说:“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橘子,我想让母亲也尝尝。”

袁术听后,感叹说:“你这样小,就这么孝顺,将来一定能成为栋梁之才!”后来,陆绩果真对国家贡献很大,还成为了天文学家。

启迪: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孝顺是作为子女最大的美德,行孝在于细节,更要趁早。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父母年迈才想起要孝顺。

本文来源:http://www.pangufuhuaqi.com/wx/10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