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历史故事初中生【三篇】

更新时间:2023-11-06 来源:历史故事 点击:

【www.pangufuhuaqi.com--历史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古代历史故事初中生【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历史故事初中生篇1

凡是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李自成灭了明朝。但这只是一个表象,明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经济的崩溃。而导致明朝的经济的崩溃的导火索就是白银短缺。可是说是白银毁了大明帝国。

在研究明朝灭亡时,大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明朝和农民起义以后与后金清的军事斗争上,以及明朝内部的激烈党争上。而忽略了了明朝末年白银的进口骤减这一事实。

魏斐德在《洪业—清朝开国史》开首即利用马尼拉的港口档案证实了这一点:1620 年至1660 年间,欧洲市场爆发了贸易危机,以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遭到沉重打击。尽管与欧洲相距遥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影响。在17 世纪20 年代欧洲贸易衰退之前,停泊于马尼拉的商船每年多达41 艘。到1629 年便降为6 艘。加之当时与中亚贸易的萎缩,新大陆输入的白银便大大减少了。17 世纪30 年代。白银又开始大量流入,西属新大陆的白银又从海上源源运至马尼拉。大量日本白银被澳门人带到了广州,而更多的白银则从印度的果阿经马六甲海峡流入澳门。但不久,即30 年代末和40 年代初,白银流入两次被严重阻断,而此刻正值长江下游地区高度商品化的经济急需更多白银以对付通货膨胀之时。1634 年后,菲利浦四世采取措施限制船只从阿卡普尔科出口;1639 年冬,许多商人在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人的屠杀;1640 年,日本断绝了与澳门的所有贸易往来;1641年,马六甲落入荷兰人手中,果阿与澳门的联系也被切断。的白银进口量骤然跌落。

那么白银的进口量骤然减少,会对明朝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吗?在一般人眼里,古代中国的经济是自足自给的,怎么可能因白银的进口骤减而受到重大打击。确实明朝的经济完全可以自足自给,但是致命的是明朝的货币白银主要依赖进口。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不是白银的主要生产国。万历可谓中国历史上对开采金银最为热衷的皇帝,竟至“无地不开,中使四出。”闹得“群小藉势诛索,不啻倍蓰,民不聊生”, 但万历及其矿监如此努力,最后开采了多少白银呢? 据载:“自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诸铛所进矿税银几及三百万两”,平均每年二十多万两, 即使算上宦官数倍贪污中饱之数,其开采量完全不能进口的白银相比。美国学者魏斐德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在17 世纪的前30 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 万至26. 5 万公斤。美国学者艾维四长期从事明清之际白银流入中国问题的研究。他认为1560到16日本白银的年输出平均数在33750一48750公斤之间,大多数最后还是到了中国。从南美洲运来的白银也相当多,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经过菲律宾流入中国的南美洲白银达到57500一86250公斤之间。而且马尼拉不是南美洲白银进入中国的唯一门户,还有一部分从澳门、台湾、东南亚进人中国。艾维四估计,从阿卡普尔科运到马尼拉的白银平均每年143吨,仅15一年就有345吨。明朝到底进口了多少白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得到很精确的数据.但从以上学者研究的数据上看明朝的白银完全不能自足自给,严重依赖进口。一个不富藏银的国家, 竟然去选择别的国家所富藏的贵金属白银作为自己的货币, 今天看来, 这就是一件把金融命脉委于他人的非常荒.唐的事情。

那白银的骤然减少对明朝的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明末人叶梦珠《阅世篇》卷七《食货一》中记载崇祯壬申(1632年)“白米每斗一百二十文,直银一钱,民间已嫌其贵”,十一、二年(1638 - 1639 年)“斗米三百文,计银一钱七、八分,识者忧之”,十五年(1642 年) 春“时钱值日落,每千值银不过四钱几分。白米每石文银五两,计钱一十二千有奇”。顺治三年(1646 年)“斗米几至千文”,四年(1647 年)“白米每石文银三两。”六年(1649 年)“大熟,糯米每石价止一、二两,珠米每石九钱,白米每石价一两耳。”也即是说,如以铜钱计,崇祯时间米价上涨了十倍,银价上涨了五倍。鉴于粮价是中国物价的基本指数,即便加上战争及灾荒因素,也较同时欧洲物价上涨的“三到四倍”更为严重。尤其是白银和铜钱比值的变化。白银和铜钱比值在短短几年内出现如此大的波动,不可能与当时进口白银骤然下降无关。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写道:明朝末年日益恶化的通货膨胀这里的通货膨胀是针对铜钱而言的,可能正是白银进口长期不足的严重后果之一。在长江三角洲等人口稠密地区,通货膨胀导致谷价暴涨,给当地城镇居民带来极大灾难。在1635 年至1640年白银进口量骤减期间,那些以要以养蚕为生的人们处境更艰难了。由于国际丝绸贸易萎缩,浙江北部的湖州等丝绸产地迅速衰落。与此同时,大灾和疾疫又一起袭来。从1626 年到1640 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席卷中国大地,严重的干旱和洪涝接踵而至。接连不断的饥荒,伴随着蝗灾和天花,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经过这场浩劫,晚明的人口总数大幅度下降。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从1585 年到1634 年,中国人口可能减少40 %。不管怎样,中国人口的严重下降,恰恰与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同时发生。仅这一点便足以使历史学家们相信,中国也被卷入了17 世纪那场困扰着地中海世界的普遍危机。三吴向为出口贸易区的中心地带,亦为国赋之重点此刻已因外贸受阻及灾荒频仍而无暇自顾,因白银流入而获得的利益亦大打折扣。宋明以来国家财赋“取诸东南,用之西北”的传统做法也受到挑战,盖“东墙”既已穷绌,何以补缀“西墙”? 所以崇祯困坐深宫,成天为饷银发愁。

可以看出白银进口的骤然减少对明朝的经济重地遭受重大打击,而且严重影响到了明朝的财政,使明朝的财政进一步恶化。但是白银进口的骤然只是明朝经济崩溃的导火索而已,它只能削弱了明朝的财政,并打击明朝的经济重地,但这一切不能使明朝这一偌大的帝国崩溃。毕竟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是在帝国的西北爆发的而不是东南。那么西北的农民起义爆发与白银有何关系呢?

西北的农民起义的爆发的原因很多如天灾,官逼民反,生态环境。但往往忽视了白银对西北的严重伤害。 明朝时白银的主体从南方流人京师,从京师流人东北边防,又从东北回流南方当然,一路上不断沉淀,成为达官贵人的窖藏。处于市场边缘的西北、半岛等地成了白银所灌溉不到的蛮荒地带。作为传统的粟麦作物区,这些地方的资源已被长期的历史重负所耗尽了。西北缺乏原棉和生丝,而中国正是用丝绸和瓷器去换国外的白银。这样西北成了一个白银灌溉不到的地方。而一条鞭法实施后把国家税收折合为白银来征收。这使农民陷人了任人宰割的被动局面,即使丰收之年也难免凶厄:“为纳粮不得不以谷易银。而开征太早,预向客(商)借,谓之揭谷,谷二十担始得银一两;倘期满不偿,则各台远控,拖累无休。浏阳之民折屋弃产,常妻卖子,殆无虚日失” “丰年而卖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往在,见登、莱滨海之人,多言谷残。处山僻不得银以输官。今来关中,自娜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 顾炎武.亭林文集 丰年都得卖妻子,稍遇灾荒便难以活命了。这样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在西北就绝非偶然了。

古代历史故事初中生篇2

张良常常出游外地,访贤求师。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

老人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脚尖勾着鞋不停地晃动。张良觉得好笑,就多看了他几眼,老人见张良瞧自己,忽然一抬脚,把鞋甩到桥下面去了。老人对张良说:“喂!你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可再一看,老人胡子、头发都白了,又挺可怜他,就强忍住性子,把鞋捡了上来,送到老人跟前。谁知那老人又把脚往前一伸说:“你给我穿上。”张良还是忍住性子,便蹲下来,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笑了笑,慢慢地站起来,什么也没说,大摇大摆地走了。张良望着老人背影,觉得很奇怪。他刚转身要走,老人又回来了,对他说:“你这个小家伙不错,我愿意教你学点儿本事。五天以后的早晨,你在这儿等我。”张良连忙答应了。第五天早晨,他刚上桥,就见老人已经站在桥上了。老人生气地说:“你怎么让我老头子等你呀?这样可不行。要想学,再等五天吧!”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鸡叫,就起身往桥上去,可老人又先到了。他只好认错。老人瞪了他一眼说:“你要真想学,过五天再来。”说吧,拂袖而去。盼到第四天,到了晚上,张良连觉也没睡,半夜就到桥上等着。过了一会儿,老人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张良迎上前去,见了礼。

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要学本事,就得这样啊!”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卷兵书,递给张良说:“你好好读这部书,将来准能成就大事业。”张良接过书,道了谢,还想再问些什么,老人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快步走远了。从此,张良专心致志地钻研这部兵书,最终成了一位有名的军事家。

古代历史故事初中生篇3

蔡伦造纸

大约在三千多年前,也就是我国的商代,文字就已经出现了,但当时并没有纸。那时,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甲骨文”。

由于作为纸用的龟甲兽骨并不很多,所以甲骨文在当时并不普及,只有帝王或贵族为了记录重大事件,或进行占卜时才使用。

后来,由于政治、军事、文化的发展,甲骨再也不能满足人们记录文字的需要,人们就将竹子劈开截成大大小小的竹片,这就是记事用的竹简。

竹简太重,占地也大。据说,汉武帝的大臣东方朔有一次给皇上写了一份长长的建议,竟用掉三千根竹简。东方朔的这封“信”要两个壮汉才抬得动。汉武帝读这份建议足足用了两个月时间,真是很不方便。

以后又出现了造价昂贵的嫌帛,因为用它写字代价太高,仍未能普及。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受到了限制。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迅速发展,原来记载文字的材料,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总结造纸经验,就成了当时急待解决的问题。

公元105年,东汉的汉和帝手下的太监蔡伦被任命为“尚方令”,专门负责监制皇宫里使用的器物。蔡伦少年时饱读诗书,也爱写一些文章,深知缺纸的困难。

少年时代,小蔡伦看到许多跟自己同龄的孩子因为贫穷,没钱买昂贵的嫌帛来习字读书,只能同他们的父母一样,种地、放牛;而一些富贵人家的子弟有钱买帛学习,却又不珍惜,把好好的帛都白白糟蹋掉了。年少的蔡伦认为这很不合理,他觉得应该让穷人也可以买得起帛,也能写字,也能做官。

入宫后,蔡伦念念不忘此事,总想发明一种便宜的东西代替帛,方便广大百姓。在负责主持各种皇室用品的制造时,他经常和工匠一起工作,吸取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创造精神。这些,都为蔡伦发明造纸术奠定了基础。

当时人们大都穿麻布衣服,用麻料制衣前先要沤麻,这很像用茧做丝棉要经过漂絮一样,最后在蔑席上残留下一层麻质的薄膜。蔡伦由此想到,如果仿照沤麻的办法来造纸,那么造纸的材料不就可以取自种植方便、价格低廉的麻了吗?

于是他和很多能工巧匠商量,经过无数次试验,蔡伦创造了一个用麻造纸的程序:一分离,二捶捣,三交织,四干燥。在漂麻造纸的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改革了造纸方法,把树皮、麻头、破布、废鱼网等东西铡碎捣烂成装状物,然后把浆状物薄薄地平摊在细帘子上,漏去水分。干燥后,留在细帘子上的纤维薄片,便成为植物纤维纸了。

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使用新造纸法造出的纸写成奏折奏报朝廷。汉和帝看过后很赞赏他的发明,并马上通令天下采用。

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7全国各地。汉和帝后来封他为龙亭侯,百性们便把他发明的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有了丰富的材料来源和比较容易掌握的制造方法,造纸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纸张的大量生产,使得不只是皇家贵族才有纸可用,平民百姓也可以用纸来写信记账,这就大大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公元751年,在恒逻斯城的一支唐朝军队被中亚的大食军队击败。被俘的唐军中的造纸工匠被送到了大食首都撒马尔罕,去传授造纸术。

这样,中国的造纸术开始西传。公元795年,在巴格达建立了造纸工场,中国的造纸术又进而传到埃及、利比亚、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俄国等国。在1690年又传到英国的殖民地北美洲。

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而蔡伦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

但不幸的是蔡伦最却终卷入了的后宫争斗之中,自杀身亡,这也是他被后人诟病的一个原因。但身处那个年代,蔡伦也只是一个依附宫门的宦官,“身似浮萍雨打沉”,在波涛汹涌的斗争中,他要么被彻底掀翻,跌入无底的深渊;要么顺应时势,随波逐流。

另一个被世人诟病的原因就是蔡伦出身宦官,也就是太监。但作为中国封建历史文化特有的产物,“太监”这个词饱含了太多的心酸和屈辱。对于蔡伦却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英雄莫问出处。

本文来源:http://www.pangufuhuaqi.com/wx/11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