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angufuhuaqi.com--寓言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梁上君子寓言故事的道理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梁上君子寓言故事的道理
“安静的小狗”是一种松软猪皮便鞋的牌子,由美国沃尔弗林环球股份公司生产。当“安静的小狗”问世时,该公司为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试销方法:先把100双鞋无偿送给100位顾客试穿8周。8周后,公司派人登门通知顾客收回鞋子,若想留下,每双付5美元。
其实,公司老板并非真想收回鞋子,而是想知道5美元一双的猪皮便鞋是否有人愿意购买。结果,绝大多数试穿者把鞋留下了。
得到这个消息,沃尔弗林公司便大张旗鼓地开始生产、推销。结果,以每双7.5美元的价格,销售了几万双“安静的小狗”。
道理:
这是一种大手笔运作。用实物派发给消费者,再听取意见。这样反馈过来的信息是最原始也是最有价值的。这要比市场调查的效果好很多倍。我们如果要用这个办法,就要做好派发用户的选择还有资料的收集这个工作。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做好一个事情需要照顾很多方面的细节。
【篇2】梁上君子寓言故事的道理
小寓言大智慧: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应该取笑那些勤奋好学的老年人,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精神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
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说:“国君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恐怕将会加重!”
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
待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对身边的近臣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国君现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恐怕会更加严重。”
桓侯还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大王,您的病现在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到时候后果可是不堪设想。请国君三思!”
桓侯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朝见桓侯,当他到了大殿上看到桓侯的脸色以后,什么话也没说,回身就走。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
桓侯不久就驾崩了。
【篇3】梁上君子寓言故事的道理
1957年,威廉.M?巴藤出任贝尼百货公司总经理助理一职。
有一个星期天,他路过本公司属下的一家百货商店,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在店铺里,竟然可以悠然迈着大步向前走。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一般的店铺无不人满为患,像贝尼这种大众化的商场,更应该是拥挤不堪。
可他在这家店铺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巴藤不断思索,终于发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贝尼公司的顾客中,绝大多数是人到中年带有孩子的主妇们,年轻的顾客寥寥无几。倘若店里年轻顾客较多,那么从拥挤中,人们便可以感到一种异样的“活力“。
现在,由于年轻顾客很少,商店就难免使人感到冷冷清清。
巴藤分析个中原因,觉得不外是贝尼百货公司缺少诱惑年轻一代的卖点,因而激发不起年轻人的欲望,这样下去生意怎能兴隆呢?
而年轻一代之所以望而却步,根本原因当然是商品过于陈旧,新式商品少。巴藤想,如果任由这种状态维持下去,一切都完了。
于是巴藤痛下决心,要将贝尼公司的推销政策做彻底的改革。
到了1963年,巴藤终于创办了一家包罗万象的百货店,里面的商品包括流行衣饰、家庭电器、家具、化妆品,还有美容院、菜馆、电影院等,吸引了各阶层的顾客,特别是消费力极为旺盛的年轻一代的光顾。
巴藤恪守以年轻一代为对象的经营理念,把贝尼公司的代表性商品放在“美”、“新“和“流行”上。
该公司在他的领导下,在全美各地开花结果,生意蒸蒸日上。
道理:
无论哪个年代,所谓“流行\"无不受年轻一代的爱好所左右,在年轻人的尝试和带动下,才会有一时的风尚。就某种意义来说,商品推销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年轻男女的需求,有了他们才有畅销商品的存在。
【篇4】梁上君子寓言故事的道理
宋朝时候,有个人名叫田登,平时与人交往十分挑剔、苛刻。后来,他当官做了郡守,那架子更大、脾气更凶了,在老百姓面前摆谱摆得出了格。平时最忌讳别人说出他的名字,而且凡与他名字中那个“登”字同音的,都得换个说法。比如说“蹬”字,只能说“跳”,“登高”只能说“上高”。
这还不算,老百姓用得最多的一个“灯”字,也被换成“火”字。谁要是一时疏忽说了“灯”字,那可就要倒霉了,一顿揍是少不了的;若遇上田登大人再有什么情绪不好,那恐怕还要罚款、革职什么的。反正,当地老百姓以至于他手下的办事员、小官吏、士兵都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到了元宵节,按老传统要闹花灯了。州府传下命令,可以放花灯三天。可是他手下的人怎么敢写“放灯”呢?想去想来,只好写出了这样的公告牌:“郡守传下令来,按传统习惯,州里放火三天。”
那广告牌写好后,高高悬挂在闹市街头,过往百姓围在广告牌前,议论纷纷。人们讽刺说: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
本来这只是统治者专横霸道作风中的一件小事,可是老百姓却利用这句话的双关义,讽刺揭露他们目无法纪、为所欲为的行径,而老百姓呢,连一点正当的行为也常常受到百般限制与刁难。
道理:即使自己有点权利也不要为难人更不要利用手中的权利做坏事。
【篇5】梁上君子寓言故事的道理
小寓言大智慧:一个人身上如果有了小的缺点错误不及时改正,那就会酿成不可救药的大错。
西周时期,有个叫造父的人,他很想学习驾车,当时驾车技术很高明有个叫泰豆的人,他是国内驾车技术最好的人,于是造父就拜泰豆为老师,向他学习驾车技术。
但是三年过去了,泰豆也没告诉他如何驾车。造父用更加谦虚谨慎的弟子礼节侍奉老师,泰豆这才告诉他:“古诗中说:‘要做个好弓匠,必须先学会编簸箕;要做个好铁匠,必须先学会做皮袄。’你先观看我快步走,你必须走得像我一样快,然后才可以手握六匹马的缰绳,六匹马便可以驾驭了。”
造父说:“谨遵先生的教导。”
泰豆把造父带到院子里,然后就把木桩子埋在院子里的地上,每根大桩的横截面,仅仅能容下一只脚,每隔一步的距离设置下一根木桩,一根根木桩排成一条路。泰豆在木桩路上快步行走,反复走了好几次,一次都没从木桩上跌下来。
泰豆让徒弟也学习在木桩上走,造父跟随着泰豆学在木桩上行走,三天时间,就把泰豆的行走技巧全部学会了。
泰豆感到很惊讶,他说:“你真是很聪明!学习得多么快啊!”
造父说:“学走木桩,与学驾车有什么关系呢?”
泰豆说:“刚才你走木桩,得力于脚,脚又顺应心的指挥。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驾车上来,使马缰绳和马嚼子协调一致,让车子走得平稳,通过对马嚼子的控制使马车的快慢速度适中。
正确的法则在心中,控制马拉车的.节奏由手来掌握。这样,内心懂得驾车的法则,对外又能适应马的脾气,因此就能做到进退如同木匠的墨线一样笔直,转弯就能合乎圆规矩尺的要求;上道跑远路,力气也用不完。这样,你就能掌握驾车技术!”
造父问:“这就能成为最好的驾车手了吗?”
泰豆解释说:“你要牢牢记住,马嚼子、马缰绳、手和心之间的关系是:让马嚼子、马缰绳的控制和手的操纵协调一致,手的操纵又顺应着心的指挥,这样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鞭子赶,心里悠闲自得,身体端正不歪,六匹马的缰绳有条不紊,二十四只马蹄踏在路上不出差错。
做到这样,车轮和马蹄不论到达什么样的地方,崎崛的山路,和平坦的原野,都是一样的,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危险了。这就是我全部的驾车技术!”
后来,造父果然成了周穆王的最优秀驾车手。
小寓言大智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只要基本功扎实,做事情便能得心应手,学习知识更是如此。
本文来源:http://www.pangufuhuaqi.com/wx/11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