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刺殺汪精卫】汪精卫谋刺摄政王:清摄政王载沣遇刺案

更新时间:2020-06-22 来源:中国革命战争 点击:

【www.pangufuhuaqi.com--中国革命战争】

  臭名昭著的汉奸卖国贼汪精卫之所以能在民国政坛上翻云覆雨,全仗了他27岁时冒死谋刺清廷最高统治者摄政王载沣的英雄行为,当时他还是一个激进的革命党人。

  汪精卫是广东番禺人,1883年生,早年留学日本,逐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特别是孙中山于1905年夏在东京创立同盟会前的讲演,打动了前来拜访的年轻的汪精卫。他很快加入了民主革命行列,成为同盟会的最早成员,并在孙中山的指导下,成长为革命党人中最受欢迎的宣传鼓动家。

  在革命活动中,汪精卫起初是不赞成搞暗杀的,他认为:"革命是何等事业,乃欲刺杀一二宵小而唾手得之?直小儿之见而已。"然而在1907到1908年间,革命党人的多次武装起义纷纷失败。《民报》被查封,许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同盟会内部严重分裂,不少人情绪沮丧,革命形势低落。这一切刺激了年轻脆弱的汪精卫,使他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心"藉炸弹之力,以为激动之方",希图以此挽救革命。

  汪精卫在1909年初到日本,与黄树中、喻云纪、黎仲实、陈璧君(后来成为汪妻)、曾醒等人组成了一个暗杀团体,筹款、买炸药,学习爆炸技能,秘密进行暗杀准备。孙中山等人闻讯阻止,汪激动地回信作别,表明只有采取"直接激烈之行为",

  暗杀摄政王时期的汪精卫。才能使"灰心者复归于热,怀疑者复归于信",决心为暗杀而献身。

  汪精卫与暗杀团初拟暗杀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与从两江移督直隶的端方,这是两个多次杀害革命党人的清廷大官僚,但均未成功,这才"思于京师根本之地,为振奋天下人心之举"。暗杀团成员于1909年10月间悉数潜入北京,伺机刺杀清廷巨酋。

  不久,在北京琉璃厂火神庙西夹道多了一家门庭冷清的"守真"照相馆,这是汪精卫设立的暗杀团基地。当时清廷贝勒载涛、载洵从欧洲考察陆海军归国,汪精卫与黄复生携炸弹前往前门东车站行刺,因天黑人多看不清目标而罢。随后有确切情报传来:清廷最高统治者摄政王载沣上朝改由王府跨过一座小石桥,穿鸦儿胡同后再转入鼓楼大街前往紫禁城。汪精卫等人潜往什刹海边的摄政王府外侦察后,决定在摄政王必经的那座小石桥下埋下重磅炸弹,以电线引爆来实施暗杀。他们计划在桥下埋炸药,接出一根引爆电线,人躲在桥北边的阴沟里用电发火引爆,电流一通,就能将正在过桥的载沣炸得血肉横飞。

  清廷贝勒载涛、载沣(溥仪之父)、载洵。计划一定,暗杀团的成员们立即行动起来。黄树中到骡马市大街鸿泰永铁铺定做了一个铁罐,喻云纪把从日本带来的50磅炸药装进去,安上引爆装置,精心制成一个大型的效果极好的炸弹。暗杀团会议最后决定,由黄复生、喻云纪去安放炸弹,到时由汪精卫负责引爆。

  1910年3月31日夜,黄复生与喻云纪二人来到"仅一面有居民数家,甚僻静"的几块大石块架成的小石桥下挖坑,忽听犬声四起,只好折回。次日夜,二人挖好坑,埋好炸药罐,不料因事前估计不足,敷设的电线太短,不够用,只好隔晚再来。

  自从1905年吴樾在正阳门车站血溅出洋考察五大臣事件后,北京城内的清廷官僚无不严加防范。这载沣更是有王府护卫、禁卫军、步军统领衙门及京师警察厅的层层保护,每日上朝之路,由路过的两个区的警署署长亲自负责警卫。明知革命党人的手段防不胜防。警署昼夜在上朝路上布置大批的暗探。小心防备。4月2日,黄、喻二人第三次来到小石桥下引起了暗探的怀疑。两人正在桥下敷设电线,忽见桥上有人偷看,大惊,赶紧避开,黄树中远远留候,喻云纪跑去通知汪精卫。一会儿,黄树中见一人手持灯笼到桥下察看一回就走了,他急忙从隐身的大树后奔到桥下想取走炸药罐,无奈太沉,只好草草地用泥土盖上。待他听见人声再次躲开时,就见警察来桥下搜查。暗杀计划暴露了。

本文来源:http://www.pangufuhuaqi.com/bk/57144.html

为您推荐